听新闻
放大镜
陕西白河:以“三下沉 两提升”为载体促进基层治理
2024-07-30 14:49:00  来源:检察日报

  如何服务基层社会治理?陕西省白河县检察院紧紧围绕陕西省检察院“双进”工作部署,将“三下沉 两提升”作为构建政治与业务深度融合行为体系的有效载体,即“接待窗口下沉一线、法律监督下沉一线、检察服务下沉一线,诉源治理工作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满意度显著提升”,为深化检察环节诉源治理改革,促进基层社会治理贡献检察力量。本文拟结合实践,对如何深入开展“三下沉 两提升”谈几点思考。

  推进“三下沉两提升”机制的具体做法

  白河县检察院在检察实践中,充分运用“三下沉两提升”工作机制,以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为目标,作出了许多有益探索。

  一是接待窗口下沉一线,实现线上线下“双进”。该院将检察视联网与县、镇、村三级综治网联通,实现线上接待窗口全域链接,拓展12309检察服务中心的线上服务范围。线下,该院在县综治中心设立检察服务窗口,在各镇综治中心建立检察服务联系点;在清风社区设立检察官工作室,常态化落实按月轮值、“随约”、矛盾联调等制度,并以此为依托,深入基层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二是法律监督下沉一线,助推基层社会治理。该院依托“领导联镇、干警联村”模式,强化对基层派出所、交警中队执法活动的监督,健全完善侦监协作、信息共享机制;强化对基层法庭立案、审判活动的监督;通过“常规检察+定期巡察+重点督察”的方式,全面开展对司法所社区矫正监管工作的监督、对基层派出所被剥夺政治权利罪犯的执行情况开展监督。2023年以来,该院针对交警中队执法不规范、基层法庭不及时立案等问题,先后发出纠正违法检察建议24件。

  三是检察服务下沉一线,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该院组建“党旗红”党员志愿服务小分队、“检察蓝”法治宣传服务小分队、“公益橙”公益诉讼守护环境小分队,积极开展法律宣传、矛盾联调、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活动40余场次,做实检察为民办实事。此外,该院还组织干警下沉到镇、村(社区),积极开展“检察护企”“检护民生”、司法救助助推乡村振兴等专项活动法治宣传,并以实际的办案成效提升服务大局实效。

  “三下沉两提升”机制运行中遇到的问题

  “三下沉两提升”机制是白河县检察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动实践。通过该机制,2023年以来,该院共解决23件群众诉求,化解5件矛盾纠纷,促进“飞线充电”等18个问题得到治理,先后荣获陕西省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单位、白河县人民满意单位等多项荣誉。今年6月,该院报送的“‘三下沉两提升’多元促进治理提升法律监督质效”案例被评为陕西省检察机关政治与业务深度融合优秀案例。

  成绩有目共睹,但该机制在具体的实践运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高效协作的合力还不够。促进基层社会治理,需要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尤其是政法机关的合力。虽然目前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方面,政法机关开展了协调联动,但在信息共享、协作配合方面还需加强。

  二是矛盾化解的效果还须加强。深入基层主动排查矛盾的主动性还要加强,对于群众反映的一些矛盾,借助检察职能化解的力度还不够,综合运用检察建议等手段实现矛盾源头预防的前瞻性、针对性还不够。

  三是数字检察促进治理的运用不足。对于发现、收集的办案线索,运用大数据分析比对,归纳规律性认识,形成深层次治理机制的能力和水平还不足。

  深化“三下沉两提升”机制的路径措施及建议

  新时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更加重视基层基础工作,要充分发挥共建共治共享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如何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下沉两提升”机制正是落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有效实践。下一步,白河县检察院应在具体深化落实中推动更多检察力量向法治理念引导和矛盾多元疏导端用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以能动履职为关键。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四大检察”职能,坚决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切实维护司法公平正义,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开展“三个延伸”(对每件案件进行延伸评查,对案件背后有关部门履职不到位、不充分等问题延伸监督,对案件相关困难当事人延伸服务),努力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助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促进社会治理。

  二是以健全机制为保障。基层社会治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健全与政法机关、基层镇村、社区的联动配合机制,可通过融入网格员群、落实常态化走访、定期召开矛盾分析研判会等,完善信息共享、矛盾联调等机制,综合运用线上+线下工作模式,着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提升干警服务基层的能力水平,确保诉源治理工作走深走实。

  三是以释法说理为引领。社会治理,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而且抓前端更为关键。突出矛盾预防,加强法治宣传,通过典型案例以案释法、进镇村“菜单式”宣讲等方式,积极宣传各类法律知识,不断增强群众法治意识,促进矛盾纠纷在法治轨道上解决。

  四是以数字赋能为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因此,要加强数字赋能,在打造多网合一的基层治理平台上下功夫,通过集成化的信息平台,实现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处理、办理结果反馈的闭环管理,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编辑:卢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