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民检察院
浙江省检察机关大力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浙江“重要窗口”建设彰显行政检察的使命担当。自去年10月以来,全省检察机关成功化解行政争议案件273件,其中院领导包案41件、涉及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案件26件,均位居全国首位。浙江也是全国首个全部市级院化解争议案件数破零的省份。
提高政治站位,服务保障浙江“重要窗口”建设。主动服务“三大攻坚战”“六稳”“六保”等中心工作,成功化解涉及扶贫脱贫、减税降费、生态保护、土地征收等案件79件。对涉疫行政执法、企业复工复产的行政争议开展调处化解,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针对办案中发现民营企业管理漏洞,帮助建章立制,依法经营。切实维护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成功化解涉工伤认定、劳资纠纷、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案件41件。
坚持多措并举,着力构建多元争议化解格局。一是将抗诉“势能”转化成调处“动能”。二是邀请法学专家教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加听证,促成当事人和解。三是对正确生效裁判及时作出不支持监督决定,做好服判息诉工作。四是用好司法救助,做到惠民利民。全省司法救助化解案件15件,为生活困难当事人排忧解难,防止因案返贫。
推进机制创新,确保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高质量发展。出台《关于行政检察调处化解工作的指导意见》,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有序开展。全省60个检察院与法院、行政机关会签协作化解文件。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吉县“矛调中心”的重要指示,努力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打造矛盾纠纷“终点站”。已有 78家基层院“12309”入驻“矛调中心”,化解行政争议45件,做到让企业和群众有争议需化解时“最多跑一地”。
加强组织领导,为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提供根本保障。将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摆上党组议事日程,出台《关于做实新时代行政检察工作的意见》,明确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检察长包案制,亲自主持听证会,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通过业务培训、现场观摩、业务竞赛等形式,有效服务办案。组建全省行政检察人才库,深化检校合作,探索法学教授、法官、律师到检察机关锻炼,促进行政检察队伍专业化职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