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办案中遇到难题,要向民行部门学习,善于运用我们检察系统的‘最强大脑’,解决疑难复杂问题。”7月10日,在海安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周讲评”会议上,该部主任徐雨春语重心长地对青年干警们说。
徐雨春口中的“最强大脑”,其实就是检答网。为啥要向民行部门学习?这还要从一起侵害英烈名誉权案件说起。今年3月,第一检察部在办理陈某涉嫌妨害公务、寻衅滋事、敲诈勒索一案中,发现陈某有侵害英雄烈士名誉和荣誉的民事侵权行为,遂将该线索移送到该院第五检察部主任戎益华手中。经审查认定,陈某在公共场所诋毁、诽谤英模,侵害了英雄烈士的名誉和荣誉。
就在准备对陈某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时,办案组内出现了分歧:有的认为陈某构成寻衅滋事罪,有的认为陈某不构成任何刑事犯罪。而这一问题直接决定案件的下一步走向,如果不构罪,就失去了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前提条件,只能单独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戎主任,我上检答网上问问吧!”看到因为此案打了一天电话、问了一圈也没个定论、眉头紧锁的戎益华,办公桌对面的青年干警小孟出了个点子。
登录检答网提问的第二天,省院刑事检察部门专家组就给出了详细解答意见,小孟拉着戎益华将解答意见逐字逐句读了三遍。省院的意见给戎益华吃了一颗“定心丸”,随后,参考省院给出的意见,戎益华转变办案方向,决定不对陈某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6月初,戎益华带着小孟向陈某送达了诉前告知书,并对其进行了教育,陈某也认识到自己的违法行为给英烈近亲属造成的伤害以及对社会公众的侵犯,遂在《海安日报》上公开赔礼道歉。
就这样,小孟运用检答网指引办案的故事,在各部门瞬间传开了。其他部门干警也如获至宝,当在办案中遇到“拦路虎”时,第一时间向检答网求助,比以往层层汇报请示效率高了很多倍,更重要的是,大家的办案底气更足了。
干警们还发现检答网是收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规范性文件等所有检察业务的智库,因此,私下里,大家都称它为“最强大脑”。
“检答网上每一个课堂视频都是精品,有了这些视频,学习资源不足的问题彻底解决了,‘周五学习日’活动组织起来也容易多了。”该院政治部主任李锋亦是检答网的忠实粉丝,说起检答网,令他最满意的就是组织干警业务素能提升培训有了教材、课程和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