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以案释法】42人微信兜售假药既被判刑又被判赔238万 在全国媒体上公开道歉 海安检察官:警惕半价救命药
2019-07-17 09:51:00  来源:海安市人民检察院

  一盒心脑血管疾病的救命药“波立维”药店售价上百元,而家住海安市的老张在网上买到的是50元一盒,为了求安心,老张去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求证真假,没想到由此牵出一起涉案42人跨12省微信兜售假药的犯罪案件。

  7月9日,由海安市检察院提起的42名被告涉嫌销售假药罪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海安市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作出一审判决,42名被告人被分别判处拘役、三年到十年及十年以上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法院判处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禁止38名被告人在缓刑考验期内从事药品生产、销售及相关活动,责令39名被告及3名被告单位在发行范围为全国的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并发出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勿使用涉案假药;判令各被告支付其销售假药价款三倍的赔偿金共计238万余元,并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

  经法庭调查查明: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间,朱某伙同吴某、徐某、于某等7人,明知波立维、立普妥、络活喜、小阿乐、可定、拜阿司、拜新同、钙尔奇、大龙(又名诺和龙)等系假药,仍予以购买并销售牟利。朱某团伙转卖给白某等人并最终销售给消费者的假药金额为近80万元,此外,朱某团伙于2018年7月自行销售给海安市民张某假药波立维30盒,计款1500元。白某、李某、云南某连锁药房有限公司等34名个人及单位于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间,明知被告朱某团伙销售的波立维、立普妥等药品系假药,仍予以购卖并销售牟利。

  庭后,各被告人纷纷表示通过今天的庭审,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作为药店的经营者,本应该为老百姓提供放心药,但为了贪图小利,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愿意承担判决责任。各被告人当场写下了公开道歉和警示书,并各自按下了手印。

  【检察官说法】药品本为救命之用,但假药流入市场却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案中,绝大部分被告为药店的实际经营者,部分被告甚至拥有执业药师资质,他们作为药品的销售者,比普通百姓更清楚假药的危害,但为了贪图小利,置百姓健康于不顾,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代表国家惩治危害药品安全的刑事犯罪,同时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本案的办理,对其他的药店经营者也是敲响了警钟,对广大消费者安全意识的增强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升,也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期待着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能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药。

  (海安市检察院孟杰供稿)

  编辑:陆吟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