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一树一“册”,枝繁叶茂
2021-08-31 18:01:00  来源:检察日报

  浙江温岭:发挥检察职能聚力古树名木保护

  史隽 陶晨

  “夏天到了,村民们又可以安心坐在古树下乘凉聊天啦。”7月22日,当浙江省温岭市检察院检察官余汶君拨通石仓下村党支部书记陈利明的电话进行回访时,对方连声感谢,“台风逼近,我们正抓紧时间为古樟树做保护措施呢!”

  今年3月,余汶君在日常履职中发现,辖区内的部分古树名木存在身份铭牌模糊不清、人为损害、杂物随意堆放等保护不到位的问题。走访到石仓下村时,该村党支部书记陈利明更是忧心忡忡。

  原来,村路边有棵树龄500多年的古樟树,是国家一级保护古树,随着不断生长,部分枝干已经延伸至公路上方,难免会被经过的大型车辆撞上,村民们暂时用铁皮包裹住了撞伤之处。“看着古树伤痕累累,我们实在很痛心。”陈利明无奈地摇头。

  经了解,古树名木是以城市规划区为界区分管理范围的,温岭市检察院通过与相关职能部门多次沟通,将古树名木的保护职责进一步明确到每一棵树。“只有给古树找到‘监护人’,才能保证它们‘老有所依’。”该院第七检察部主任叶兴智说。

  在全面分析研判后,温岭市检察院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要求对古树名木保护不到位的问题及时整改,并加强日常巡查,认真落实养护措施,改善古树名木生长环境。

  相关职能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立即开展专项行动,第一时间消除影响古树生长的人为因素,完成全市250株古树名木铭牌更换,并邀请专家教授对需要修复的古树制定一树一“册”保护方案。

  “新铭牌不仅涵盖标识、学名、树龄、编号、简介、二维码、挂牌单位和挂牌时间等内容,材料还加入防腐蚀工艺,保存时间更长久。”叶兴智告诉记者,为充分挖掘古树名木文化、生态、旅游功能,结合“一码管树”智慧功能,相关职能部门计划将打造古树群文化公园,民众游玩时只要拿出手机一扫,便可了解古树全部信息,此举进一步提高民众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

  整改效果到底如何?7月12日,一场古树名木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整改效果评估公开听证会在温岭市检察院举行。听证会邀请人民监督员、公益诉讼志愿观察员担任听证员,相关职能部门派员参会。

  会上,听证员听取检察机关认定的事实证据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整改情况介绍,均对整改效果表示满意,并从加强宣传、压实责任、打击侵害古树名木违法犯罪行为等角度对后续工作开展提出意见建议。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也表示将继续积极履行职责,多维度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古树名木作为一种社会稀缺资源,集生态、经济、文化、科研价值于一身,是人类的共同宝藏。温岭市检察院主动作为,及时对职能部门厘清职责权限,汇聚保护古树名木的合力,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党的十九大代表、台州市人大代表、温岭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农业推广研究员林燚为此点赞。

  编辑:何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