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樊九平: 把群众的烦心事变为舒心事
2024-01-29 09:07:00  来源:检察日报

  2023年1月16日,我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带着基层农民的嘱托,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报告、投票选举,让我真正感受到人大代表的神圣使命。特别是在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和“两高”工作报告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国已经进入了法治新时代,我对法治政府、法治中国、法治社会建设充满信心。

  回到甘泉县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当好全国两会精神的宣传者、实践者,第一时间向群众传达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好声音。当一名人大代表,就要当好人民的“代言人”。我时常在思考,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履行代表职责?2023年6月,甘泉县检察院设立了“樊九平工作室”,邀请我参与检察工作,在办案中同步开展释法说理。“樊九平工作室”的设立,表明检察机关接受人大代表监督的决心,也为人大代表履职提供了着力点,是检察机关与人大代表的双向奔赴。

  20多年前,桥镇村村民遇到要调解的事情,还得去几十公里外的法庭。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有时两家闹到不可开交也不愿意调解。我了解到,为解决这个问题,检察机关开展“双进”工作,即推进12309检察服务中心“线上进入城乡社区、线下进驻综治中心”,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记得2023年9月的一天,韩某听说我在甘泉县检察院参与化解矛盾纠纷,便在村上通过与12309检察服务中心连线,找我帮他追索劳动报酬。韩某在某工地打工,老板是他的亲戚,不到2万元的工钱却一直没有支付。韩某觉得起诉耗时又耗力,还影响亲戚关系,想请检察机关帮助调解。在我苦口婆心的调解下,两人达成和解,老板一次性付清了韩某的工钱,一场矛盾就此平息。

  调解不是息事宁人,而是要找准症结解心结,只有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才能有效化解矛盾,达到温暖人心的效果。

  在一年来的走访调研和参与履职中,通过与检察官一同参与涉罪未成年人心理疏导、轻微刑事案件调解、公益诉讼案件公开听证等检察工作,我也深深地感受到检察工作有温度、有情怀。枝叶关情、心系人民,检察机关以法治之力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脚步从未停歇,各项工作真正做到了群众心坎上。

  作为一名基层的农民,能够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参加全国两会,我感到非常光荣。在接下来的履职当中,我将切实履行好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把自己在群众中的根扎得更深,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把群众的急难愁盼转化成一份份有见地、有对策的意见建议,当好民意传声筒,切实将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变为暖心事、顺心事、舒心事!

  编辑:卢佳